
一、各国、各民族、各信仰、各年龄段的对道文化有景仰向往之心的人群。道文化决不仅仅是纸上枯燥的经文,也不是学者书斋里"从文字到文字"的梦呓,而是身体力行的大学问。内丹,就是体验道文化之最佳捷径,适合不同民族、肤色、信仰的有接受能力的人群。大道至广,涵育众生。一切万物起源于"道",最终亦将回归于"道"。大道既是原点也是终点,是每个人最终极的家园。欢迎回来大道家园! 二、有养生治病需求的人群。养生最低境界是身心两方面的健康,丹道的入手功夫就可以达到;丹道同时提出养生最高境界,就是在面临死亡时候的无疾而终,这一点是丹道养生独有的地方。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丹道的最低境界。真传一句话,本班传授内容只需要按部就班操作即可,不复杂,易学易练。 (备注:内丹本为证道而设,有很好的强身健体功效,但具体效果因各人的基础、悟性、用功程度而有差别,不可能包治百病。仅仅冲着治病而来的人,我们的建议是内丹和医药双管齐下。) 三、有修炼基础的专业人士。这里说的基础,是指武术、气功及自学的一些法门。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武术,其核心思想是与道相通的;而气功的本质,不过是丹道基础命功的部分,很不系统,且某些地方有根本性失误;自学法门的人,难以进入高层次,并且容易出偏差——以上3种类型人群,都应该通过丹道的学习修炼来弥补缺陷。 四、各类术数类从业人员。预测、风水、命理等术数讲究元神迸发的灵感思维,讲究悟性、直觉,通过丹道修炼,可以极大强化元神,提高准确率。同时,术数是把双刃剑,在改变他人本来已经有定数的命运的同时,自身也受到相当影响,没有丹道修炼基础,往往会折福折寿。丹道是一切道术的最精华与核心。历史上,鬼谷子、张道陵、黄石公、张良、袁天罡、杨筠松、陈抟、铁冠道人等易术、道术大师,同时也是精于金丹大道的高人,最后才能够功成身退,逍遥世外;反之,无丹道修炼的术士,往往短寿、无福且技术不高。 五、各类国学、身心灵行业从业人员。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大势所趋,国学,逐渐从高校学府走向民间,并且有产业化的倾向;同时,国门的敞开,让西方身心灵文化进入国内,日益普及。这两种文化的缺陷是流于表面和形式,所以,加多丹道的核心,可以更好的深入其中。例如瑜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密宗的无上瑜伽,虽未达丹道之高度,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;而儒家失传的"内圣外王"心法,在丹道里面也有完整保存。 六、中医从业人员。上古医道不二,合称"岐黄之道",中医经脉的发现,就是来源于古真人修炼丹道的实践。李时珍说:"内景隧道,唯返观者能照察。"一语道破让科学家苦苦追寻的经络发现之谜。老子以后,医、道呈现逐渐分离的趋势,到了现代,出现业医者不修道、修道者不懂医的怪圈,这也是当代中医衰落的深层次原因。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,都是用道学语言和思维完成的,自身没有修道基础,怎能成为良医?内炼内丹治己身,外用医术治他人,如此方为完璧。 七、各种宗教信仰人士。丹道是道学的核心,本身是超脱于宗教之上的,丹道的始祖黄帝老子等等,都没有开创教派,只是后来张道陵创立道教再经王重阳发扬创新,丹道才逐渐成为道教的核心。实际上,丹道的影响,是超出道教范畴,出入于道家、道教、佛教、儒家之间。佛教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在其止观修法体系里面,就吸纳了道家丹道的部分命功技术;天台三祖慧思也说:"誓愿入山学神仙,得长命力求佛道。"表明了其修法体系受丹道影响之深;净土宗祖师昙鸾曾跟随陶弘景学习养生法,得授部分丹法;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,邵康节直接得道学大师陈抟传授易图与内丹,而朱熹则嗜好丹经,曾注解《周易参同契》;基督教对万能上帝的描述,与"道"何其相似!如此例子,比比皆是。丹道不是宗教,但是其修法与任何宗教没有冲突,且可以兼容其修法,达到或超越其境界。无论你的宗教信仰是极乐还是天堂,丹道都可以助你实现。 
一、14岁以下少年儿童;如要参加需经家长同意或在家长带领之下。 二、精神有疾患者; 案例:某女士罹患双向精神障碍多年,于2011年隐瞒精神病史参加本课程,因不能正确理解功法功理,导致效果不理想而大肆诽谤,背负恶果,可悲可叹。后学宜引以为鉴! 三、文化自信不足者;表现为数典忘祖、崇洋媚外、骂国求荣、谤道求荣。在丹道修炼中,信属土,为真意。老子曰:"信不足焉,有所不信。"自信不足者,难以有所成就。 四、日本人。 以上四类人群如使用虚假信息参加本课程,一切后果自负!
|